總之,廣州印章的收藏與鑒賞一般包括三個(gè)方面:印材品種、形狀特征和文字篆刻。印材品種已有詳
述。形狀特征主要包括印面和印鈕,而篆刻文字在形式上則有古文、大篆(籀)小篆、八體書、六體書
的區(qū)別。從神韻上則又要看印中每字的篆刻是否連貫(篆法)布局是否合理、美觀、新穎(章法)每一筆
劃是否豐神流動(dòng),或莊重典雅或滯澀等(筆法)用刀是否力度合宜,充沛體現(xiàn)筆鋒和書法神韻。以及鏤
刻深淺是否合宜(刀法)這四法又要涉及到專門的篆刻學(xué)方面的知識(shí)了印章的內(nèi)容很廣,特征也因不同
的印材而異,刻法也有種種術(shù)語,解這些知識(shí)對(duì)于收藏和鑒賞都有很大用處。
簡(jiǎn)單介紹印章常識(shí) (一)
1.陰(白)文印、陽(yáng)(朱)文印、陰陽(yáng)間文印。印章上文字或圖像有凹凸兩種形體,四下的稱陰文(又
稱雌字)稱陽(yáng)文。但古代的稱法和現(xiàn)在正相反,因?yàn)楣湃耸且勒沼≌掠≡诜饽嗌系挠∮泚矸Q陰陽(yáng)文的封
泥上呈現(xiàn)的陰文,印章上卻是陽(yáng)文;封泥上是陽(yáng)文的印章上卻是陰文。因此,為了防止誤會(huì),就把陰
文稱為白文,稱為朱文。有的印章中雜有白文朱文,就稱“朱白間文印”一般說來,古印中多為白大
印,字體幽雅有古意,筆勢(shì)壯健,轉(zhuǎn)折處宜一氣呵成。白文印字體一般肥而不失之于臃腫,瘦而不失
之于枯槁,得心應(yīng)手,妙在自然,最忌矯揉造作。朱文印始于六朝,盛行于唐宋,字體清雅,筆鋒盡
露,但筆跡不能粗、粗則顯俗氣。
2.鑄印、鑿印。金屬印章,不管官私,一般是先雕泥范,然后用翻砂法或拔蠟法冶鑄而成,這就
稱為“鑄印”古代印章大多是連印文一起鑄成的非金屬印如玉石等,不能冶鑄,只能用刀鑿刻。也有
金屬印章先鑄成形,然后鑿刻印文的稱這種印為“鑿印”鑿印有工整和粗劣之分,有官印因急于封拜
,不待范鑄而匆匆鑿成應(yīng)用、因而被稱為“急就章”
3.兩面印、多面印、子母印。一面刻字,另一面刻姓名,或一面刻姓名,另一面刻職位稱號(hào),或
一面刻姓名,另一面刻吉語、圖像等,凡兩面都刻有印文的則稱為兩面印。多面印即類推。兩面印、
多面印一般不能有印鈕,只在中間鑿一小孔以便穿帶,所以又稱“穿帶印”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印章套
在一起以便攜帶的稱為“子母印”或“套印”
4.名印、字印、名字合印、總印。古人認(rèn)為印章是作為信用的象征,故把名印作為正印,字印作
為閑印雜用。名印就是只刻姓名,一般只在名下加“印”印信”印章”之印”私印”等字樣,而“氏
”字與其他閑字雜字都不用,用之則表示不敬。字印亦稱表字印。漢晉時(shí)代的字印必連姓,后代或連
或不連。字印一般只加“印”字或姓字,如“趙氏子昂”姓名、字并刻為一印的稱為“名字合印”也
有將籍貫、姓、名、字、號(hào)、官職等并刻一印的稱為“總印”
5.回文印、橫讀印、交錯(cuò)文印;匚募从脕硖幚韮蓚(gè)字的名印和字印,即可以防誤讀,又可使名
的二字連為一體。其方法是把“印”字放在姓下,且在右,名的二字都在左,回環(huán)讀之,則為“姓某
某印”而不讀為“姓印某某”如“王從之印”四字,若通?谭ǎ槐鼗匚,易誤為姓王名從,看不
出為姓王名從之。橫讀印、交錯(cuò)文印極少見,一般只用來刻官銜和地名。如“司空之璽”司空”二字
刻在上,之璽”二字刻在下,這就叫做橫讀印。交錯(cuò)文印就是以對(duì)角順序而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