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.方以智和《通雅》
方以智(16ll一1671年),字密之,號曼公,又號鹿起,浮山愚者等,桐城(今屬安徽)人。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,哲學家、科學家。方以智自幼秉承家學,精研天文、地理、韻律、歷史、詩文,書畫,率皆學有所成。青年時與陳貞慧、吳應箕、侯方域等參加“復社”活動,時稱“明季四公子”。一生著作甚多,任道斌先生曾有《方以智著述知見錄》詳細記載了方氏生前身后的諸多著述。
《通雅》是方以智一部重要著作,與《物理小識》同被收入到《四庫全書》。據(jù)姚文燮稱《通雅》成書于“己卯以前”,即崇禎十二年(1639)前,而此書到康熙五年(1665)才有初刻,期間方氏不斷修改,他的同學錢澄稱:“要其三十年心血,
jinaoyu.cn盡在此一書矣。叫2 1《四庫提要》對《通雅》給予了很高的評價:明中葉以后,以博洽著者稱楊慎,而陳耀丈起而與爭。然慎好偽說,以售欺耀文,好蔓引以求勝。次則焦茲,亦喜考證,而習與李贄游,動輒牽綴佛書,傷于蕪雜。惟以智崛起崇禎中,考據(jù)精核,迥出其上,風氣既開,國初顧炎武,閻若璩、朱彝尊等,沿波而起,始一掃懸揣之空談,雖其中千慮一失,或所不免,而窮源迦委,詞必有征,在明代考證家中,可謂卓然獨立者矣.
廣州印章 《通雅》五十二卷,首三卷。共計五十五卷,是書皆考證名物,象數(shù),訓詁,音聲。卷首三卷分別為:其一《音義雜論》,其二《讀書類略》和《小學大略》,其三《詩說》和《文章薪火》,皆不入卷數(shù)。正文五十二卷分二十四門,《疑始》,《釋詁》,《天文》、《地輿》,《身體》、《稱謂》、《姓名》、《官制》、《事制》、《禮儀》、《樂曲》、《樂舞》附《樂器》、《器用》、《(衣服勢、《宮室》,《飲食》、《算數(shù)》、《植物》、《動物》,《金石》、《諺原》、《切韻聲原》、《脈考》、《古方解》,每門卷數(shù)不一,總計五十二卷。
《通雅》所涉范圍極廣,其中《器用》為五卷,三十一卷為書札,碑帖、金石,三十二卷為書法、裝治、紙墨筆硯、印章,三十三卷為古器,三十四卷為雜用,諸器,三十五卷為戎器、具。顧湘所輯錄的《印章考》即存錄于三十二卷中。
廣州刻章
二.《印章考》版本疏浚
在校勘《印章考》之前,筆者先將存錄《(印章考))的三部文獻簡述如下: 1.《通雅》初刻本(后簡稱“此藏軒本”) 康熙五年(1666)浮山此藏軒本《通雅》五十二卷首三卷,清姚文燮校訂。半頁10行,行24字,小字雙行。白口,四周單邊,單魚尾,版心下鐫“浮山此藏軒”。此書系方氏生前所刊刻,原版有斷句,故在此次?敝袨榈妆尽 2.《四庫全書》中的《(通雅》(后簡稱“四庫本”) 清乾隆內府抄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本在子部雜家類中收錄《通雅》。前有“四庫提要”及“通雅自序”,“通雅凡例”。四周雙邊,外粗內細,單魚尾,上有“欽定四庫全書”字樣,版心記書名,半頁8行,行21字。為“左都御史張若淮家藏本”。通過?笨芍浴按瞬剀幈尽睘榈妆荆诔涍^程中有訛誤和篡改。
天河區(qū)刻章3.《篆學瑣著》(后簡稱“瑣著本”)道光二十年(1 8 4 0)海虞顧氏刊本,三十卷,存錄方以智(《印章考》一卷。顧湘首次將方以智《通雅》卷三十二之“印章”部分節(jié)錄為獨立篇章,并命名為《印章考》。節(jié)錄過程中有?保嘤杏炚`。